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 >

言出必行,丰田挑战中国式继承与进化

2023-08-10 16:57:21 来源: 懂车帝

2023年是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爆发增长的关键一年,也是大浪淘沙的一年,跟不上节奏的车企只能呜呼哀哉。“岁月不堪数,转眼已立秋。”硝烟弥漫的上半年一晃而过,智能化的下半年早已拉开帷幕,劫后余生的一众车企更是摩拳擦掌,加速新能源转型。


(资料图片)

在新能源转型这条道路上,丰田一直步履不停。虽然市面上不乏有“丰田摆烂、缓慢”之声溢出,但对丰田这种全球巨头而言,虽然在华新能源市场承压严重,但其扎根中国的决心不会动摇,这家企业围绕中国开始了新的布局和角逐,要挑战中国式的继承与进化。

为此,丰田作出了多维度的相关举措来证明自己的电动化决心,坚定“言出必行”的态度。

l TMEC正式更名为IEM by TOYOTA

自进入2023年,丰田就迈入电动化转型的关键年。这一年,丰田章男退位,新社长佐藤恒治“登基”,意味着丰田电动化开始提速。

作为新举措之一,丰田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TMEC)”在8月1日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Intelligent ElectroMobility R&D Center by TOYOTA(China) CO.,Ltd.”(简称“IEM by TOYOTA”)。

TMEC,这个由前任社长丰田章男一手创造的名字,十年后终于又有了一个新名字“IEM by TOYOTA”。对比前后两个名字,新公司名字多出了“电动智能”四个字,道出了丰田扎根中国电动化的决心。

这次改名,是丰田在意识上的彻底转变,是丰田商业模式的重大改变。一直以来,丰田都是在全球进行产品研发,而后将成熟的车型导入中国,再进行一些细节上的调整的商业模式。

但由于中国市场的独特需求,丰田原本的商业模式无法再可持续发展下去,紧迫感和风险意识要求丰田能够在中国进行自研发自循环,整合丰田在中国的研发职能,提高在中国研发体系的地位,满足中国市场的同时反哺全球。

随着IEM by TOYOTA的成立,丰田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的决心不再容市场质疑。根据规划,IEM by TOYOTA作为丰田在中国市场研发体系的中枢,将全力扩大中国地区的专用开发,加速向智能化进化,推进bZ系列纯电产品及其他节能新能源产品的企划和开发。

除此之外,丰田在华的三个合资公司(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的工程师将打破组织壁垒加入到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这意味着丰田和本地企业共同协作,以加速其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强化在华市场竞争力。

l 丰田与小马智行深化战略合作

随着中国市场智能化浪潮的席卷,自主品牌开始弯道超车,合资品牌市场份额急剧缩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7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59.7%,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5.1%。意识到危机的合资品牌深感危机与挑战,于是包括丰田在内的多家跨国巨头开始与本土企业合作推动电动化浪潮。

8月4日,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中国”)与小马智行、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丰田”)就成立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相关事业合资公司一事签订协议。

三方宣布,他们将于年内共同设立合资公司,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计划推出以广汽丰田生产的丰田品牌纯电动车辆为原型车的Robotaxi车辆,配备丰田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PCS(预碰撞安全系统)功能,同时还将充分发挥丰田TPS(丰田生产方式) 的优势、利用广汽丰田经销商成熟的服务运营体系,为小马智行Robotaxi的完全无人化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这是继前不久的大众牵手小鹏、奥迪官宣智己等国际巨头与中国企业的“联姻”之后的又一经典案例,一场跨国车企牵手本土企业布局电动化的浪潮汹涌而来。在丰田与小马的合作中,丰田看中的正是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领先地位,以此来补齐自己的智能化短板。

另外,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丰田选择以多路径解决方案为核心助力实现碳中和,强化全方位电动化车辆(BEV、PHEV、HEV、FCEV)的本土研发。落实到产品技术上,无论是丰田的bZ纯电动专属系列再添猛将,还是“全固态电池”这一大杀器,都足以证明丰田的“言必信,行必果”。

“不撒谎,不逃避,不敷衍。”在这条不进则退的新能源赛道上,丰田一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勇气,就是优雅地面对压力”。

l 擎动点评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真正的强者从不沉浸在昔日的辉煌中,而是敢于迎接新浪潮的冲击、潮头勇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丰田这头“大象”将迈着稳健的步伐极速奔跑。

标签: